铁匠们在铺子里夜干日干,热火朝天,让重真感受到了昔日在辽东关宁锻造炮架时的热情。
在锻造出了一百多枚大铁盾,用以配备两个步兵编队的同时。
弩箭也得到了大量的补充,无论是骑战用的单手型,还是步战用的双手型,尽皆得到了充分的装填,黄宗羲的辎重后勤队里,除了粮食,就是武备。
他如锦州时那样,将所有的资源都收拢了起来,然后进行统一的调配。
重真也将这方面的权利全都放任给了他,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
对于黄宗羲这样的人而言,若是过问过多,便是极大的羞辱。
这匹马儿甚至不惜用果腹的粮食,来换取他的梦想。
“这是不对的,人是铁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。”
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,太冲兄。”
重真总是逮着机会就教育黄宗羲爱惜身体,令他不胜其烦,却又只能躬身应诺,心中越来越觉得,这个传说中的信王殿下,与大蝗虫简直越来越像了。
从江南客栈初见重真的那一刻开始,黄宗羲便开始用实践去检验真理。
他逐渐摸索并且总结出了一套有效的“格物”之法,从而继承并且发扬了王阳明“知行合一”的心学理念。
此法,既属于他自己,也属于这个时代。
祖大寿得他相助,便能以锦州一城之力,无惧后金的再度来袭。
重真得他相助,如虎添翼,如雄鹰般在沟壑纵横的西北地上空,展翅翱翔。
重真认为黄河流经的河套地区,自古便是华夏土壤,毕竟黄河乃是华夏一族的母亲河,哪有母亲河流淌之地却并非故国土壤的道理?
因此,河套——乃是他必收之地,也是此次西北之行的收官之战。
他要以三个百人编队在河套地区打出威势来,让散乱的蒙古诸部从此以后闻华夏步骑而胆寒,再不敢随意扰边。
甚至于打开局面,影响到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的最终选择——主动靠拢大明,挤压女真的生存空间,而并非被迫倒向女真,攻略大明。
在榆林修整了三天,重真便率军抵临长城沿线,见到了这条诞生于成化十年的伟大巨龙,沧桑地在黄土坡上蜿蜒盘踞的壮烈景象。
它东起府谷黄甫川,西至定边盐场堡,全场880公里,横穿府谷、神木、榆阳、横山、靖边、定边六个县区,城堡、墩台、崖寨、烽火台无数。
其中之镇北台,素有长城三大奇观之称。
后世屡遭破坏却仍可见其威武的榆林长城,远非这个壮烈时代的实物所能比拟,甫一见之,悲壮的戍边气息,便已扑面而来。
长城是所有华夏族人心中的骄傲,无论王虎还是铁盾铜板,莫不发自肺腑地震撼、崇拜,骑在马上的跃下战马以示尊敬。
本土的步兵则干脆匍匐在地,虔诚地亲吻着长城脚下的沧桑大地。
“想不到我铜板,竟能拥有守护长城这份荣誉。”铜板没有读过书,但说出来的话却往往蕴含着一定深意,很有点儿“重真”的风格。
周遇吉等人相视而笑,边军出生的关宁铁骑们分外能够感受到这股气息,下得马来,立正、敬礼。
王虎这些豪侠出身的悍卒等的就是这个时候,立刻如标枪般站直身躯,有样学样,铁盾铜板并不觉得自己与大地的亲密接触有亏,并也补上了这番动作。
“侠以武犯禁,与游侠成军相比,农民成军,更显忠实。”重真默默称赞了华夏农民的基本素养,遥望足有四层楼那么高的镇北台,大手一挥便道,“入台!”
台内守军对于重真的带来,表现出了极其热烈的欢迎。
长期戍边近乎被遗忘的青年糙汉老兵们,热泪盈眶者也大有人在。
可惜贺虎臣不在,带着骑